dpkg – Debian 包管理系统的基础

其实这篇的内容不多,一开始是打算放在上一篇关于APT的文章里面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单独拿出来。

对dpkg的概念模糊的,可以看Wikipedia上对dpkg的概括:

dpkg is the software at the base of the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dpkg is used to install, remove,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deb packages.

dpkg本身是一个底层的工具。上层的工具,像是APT,被用于从远程获取软件包以及处理复杂的软件包关系。
Continue Reading…

apt-get a Life – APT HOWTO

起初 GNU/Linux 的世界中只有 .tar.gz。如果用户要使用一个软件,那就必须自己编译。当 Debian 诞生以后,一种能管理操作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的系统显得很有必要,这个系统被命名为‘dpkg’。‘软件包’一词在此第一次出现在 GNU/Linux。不久之后,红帽公司创建了他们自己的包管理系统‘rpm’。
GNU/Linux 的创造者们很快又陷入了新的窘境。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快捷、实用而且高效的方式来安装软件包,并能自动处理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还要在软件包升级过程中维护好配置文件。Debian 又一次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她首创了 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高级软件包管理工具)。这一工具后来被 Conectiva 移植到红帽公司的 rpm 包管理系统。在其他一些发行版中,我们也能看到 APT 的身影。

— 引自:Debian APT HOWTO

说句实话,说到我最熟悉的Linux命令,无疑就是apt-get了。正因为apt-get,我才坚持将debian系的Linux发行版作为我的首选。

APT是Debian及其派生发行版的软件包管理器。APT可以自动下载,配置,安装二进制或者源代码格式的软件包,因此简化了管理软件的过程。APT最早被设计成dpkg的前端,用来处理deb格式的软件包。现在经过APT-RPM组织修改,APT已经可以安装在支持RPM的系统管理RPM包。

相比Windows系统的双击安装包安装,Mac的拖动软件包安装,Linux下的安装方式就显得没那么友好了。debian系的Linux上现在有了新立德、ubuntu软件中心等软件管理,但是大部分教程资料还是习惯用apt-get来引导安装软件。因此学习这个命令显得相当有必要了。
Continue Reading…

Bumblebee – Linux 下的 nVIDIA Optimus

双显卡,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一种将两块显卡(集成—独立、独立—独立)通过桥接器桥接,协同处理图像数据的工作方式。

双显卡一般是在平时运行普通应用时将少量的运算和屏幕输出交给集成在CPU中功耗较低的核芯显卡进行,将独显关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当需要大量的GPU运算如游戏或解码,则开启独立GPU进行,满足性能的需求。近几年的笔记本,基本上采用了这种模式。

真正要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则需要配合系统和切换软件进行调度。nVIDIA在Windows系统下的切换软件叫Optimus,即擎天柱。

很可惜的是,在Linux平台下没有nVIDIA官方提供的切换软件,所以很多人笔记本装了Linux后发现独显一直开着,耗电极速上升。虽然可以在BIOS里将独显关闭,但是这样就意味着花钱买的这块显卡彻底用不上了。

程序员天生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官方不干我们自己来,开发出了Linux的Optimus,叫做Bumblebee(大黄蜂).

Bumblebee and Optimus,好冷的笑话 ~

于是,为装Linux的双显卡笔记本装Bumblebee成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Continue Reading…